校区动态
2015年是我校深化校内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4月19日,将军路校区党工委实验部党支部为主体,工程训练中心支部和机关支部骨干共同参与,一行30余人前往小岗村参观学习。
大家先参观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同志们通过陈列室内摆放的沈浩同志生前工作、生活的照片、视频以及实物,感受沈浩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对小岗村人民无限热爱、对工作无私忘我的精神。“两任村干部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以说是沈浩同志在小岗村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沈浩同志用生命作答,回答着他对“小岗村一夜跨过温饱线,二十五年不发展”的思索。沈浩而三份“请愿书”上那几百个红手印,也展示了小岗村群众对他的认可。
参观当年农家和“大包干”纪念馆,从“合作社”、“大锅饭”一路看到“大包干”“万元户”,从低矮的茅草屋一路看到发展规划的沙盘,深深体会到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前后30多年历史变迁,也感受到了小岗村农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给小岗村乃至全国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观结束后大家和严金昌老人座谈,听他从亲历者的角度来讲大包干和沈浩给小岗村带来的变化。老人是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也是沈浩事迹宣讲团成员,他告诉大家,第一次按红手印是为了求个活路,十八个带头人甘冒坐牢风险,签下生死状;后面三次按红手印全是为了留住沈浩。当年“大包干”带头人杀头、坐牢都不怕,却怕沈浩走。现在小岗村的生活好了,老人开了金昌食府,年收入十万不成问题,但是敬爱的沈书记却没能看到。看旧址,比今昔,同志们无不对小岗人“敢想、敢试、敢闯”的勇气表示钦佩,对沈浩同志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事迹和精神充满敬意。小岗和沈浩就像是两个标杆,小岗人在特殊年代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沈浩同志则在新的历史时期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人民的忠诚及对发展的渴望。座谈现场讨论热烈,形成共识。
学习小岗精神是将军路校区党内主题活动的一部分,随后党工委将组织大家学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展开思考和讨论,怎样立足基层为学校改革发展出力,怎样为单位改革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投身学校综合改革。继续结合校区党工委每年开展的“筑牢师生观念,争创师生满意服务”主题教育活动,踏实工作,打好现有工作基础,不断开拓取得新进展。